王超:扎根一線,服務一線 ——記北新路橋集團2021年度先進生產者、長三角分公司廣德項目部副經理王超

  身披反光背心、頭頂安全帽,風里來雨里去,步履匆匆,不是在項目駐地,就是在施工路段,他兢兢業業、恪盡職守的工作態度,像一桿路燈為推進項目建設保駕護航。

  王超,男,中共黨員,2021年7月調轉至長三角分公司安徽廣德市老S215、G233道路養護市場化工程項目部,現擔任項目副經理,分管廣德項目生產經營工作。他以身作則,謙虛謹慎,先后完成項目改造工程材料招標與詢價、勞務機械招標、簽訂合同等共計30余份,以積極進取、高效務實的奮斗精神為項目建設貢獻力量。“作為黨員干部,應該盡心盡責地干好本職工作,干一行,愛一行,要干就干最好”,這就是他對于承諾的忠實堅守。

  嚴控成本,做精細管理的行家里手

  作為推進項目管理市場化改革的一個試點,長三角分公司廣德項目部除了傳統工程承包所涵蓋的建造內容外,突破了按照實物工程量計量支付的傳統模式,因此,以提升盈利能力為目標、全面提高成本管理能力、保障項目運行資金穩定是王超關注的重點。

  “成本控制不住,我們的所有努力都將白費”,這是王超經常掛在嘴邊的話。為了完成項目前期成本稽核,保證項目滿足公司3.3%的利潤指標,他將精細化管理理念應用到物資管理上,成立了物資采購小組,組織物資、財務、工程人員對料源、運距、單價等情況進行市場調查,嚴格執行比價比質采購,對主要材料全部采用公開式陽光招標,由采購小組召開專門會議確定最佳供貨商,然后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。

  同時,王超連續多日奔波在現場和各個材料商之間,對工程量、材料價格、勞務價格等進行對比分析,關注成本費用發生的每一個環節,將成本目標層層分解,從組織、技術、經濟、合同管理等幾個方面同時采取措施,逐步建立起了標準化、規范化、精細化的成本管理機制,通過施工中優化施工方案和優化配合,最大限度地節約了工程材料。

  實干拼搏,做率先垂范的黨員先鋒

  作為項目部唯一的黨員,王超從未放松對思想政治的學習,把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相結合,時刻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,自覺接受黨員和同事們的監督和幫助。始終銘記身上擔負著的責任,以一言一行影響和帶動身邊干部員工。他說,責任感是最能檢驗一個人對事業的態度,只有有了強烈的責任感,才會盡心盡力地不斷努力,創造出新的業績。

  從事項目施工免不了風吹日曬,正是源于對工作的責任,寒來暑往中,王超數年如一日,飽含著對企業的拳拳摯愛之情,在施工一線的工作崗位上拼搏、奉獻。“扎實苦干樹形象、率先垂范作榜樣”,這就是他一直恪守的工作準則,每天從早到晚、從未停歇。

  “工地上只要有人干活,就能看見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”,這是身邊工作同事給他的評價。他不僅在工作中對別人要求嚴格、對自己一刻也不放松,他常說,我是黨員,就應該吃苦在先、享受在后,起到模范帶頭作用,遇到急難險重任務,我不上誰上。

  心系群眾,展企業發展的良好形象

  對企業來說,他是管理強將、開路先鋒,對員工群眾而言,他就是百般呵護的娘家人。堅持說實話、辦實事,注重發揮員工群眾的首創精神,遇事同大家共同商量,不獨斷專行、不主觀臆斷。自項目部組建以來,作為經營班子成員,他深知自己肩頭責任重大,承載著北新路橋在長三角地區的發展重擔,代表著企業良好形象,他從“修好一條路、造福一方人”的理念出發,為企業和群眾之間搭建感情橋梁,多次組織開展對當地困難群眾的服務慰問活動,受到了群眾的歡迎。

  不僅如此,他還通過對施工現場周邊環境的細致考察,發現項目沿線地處鄉村,施工過程中容易對當地居民的出行及生產生活造成影響,從而不利于項目推進。針對這種情況,他一次又一次地走訪周邊群眾、征求群眾意見,了解和滿足群眾要求,在兼顧施工實際困難的情況下,盡力向群眾給出滿意的答復。由于堅持方法到位、措施得力,工程施工不僅沒有受到不利因素的影響,還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,圓滿完成了全年的施工任務。

  拼搏的道路上,每個人都將跋涉千山萬水、奮力前行,王超就是這樣一個埋頭苦干、勇于奉獻的人,“踏踏實實做事、明明白白做人”是他的座佑銘,他將繼續扎根一線、服務一線,用青春和汗水譜寫新的動人樂章。

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免费